热线电话

开云健康:从移动医疗到健康物联网

  我本人原来是在通讯行业.在2012年底到2013年初,当时对移动互联网和健康领域比较感兴趣,所以最终选择了移动健康和移动医疗这方面做创业。

  当时我们最终选择了几个方向,自己对行业比较了解所以做了行业的应用,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还有类似于定位服务的这样一些业务。但是后来做下来发现公司一定要专注于某个产品才能做成,后来就选择了开云健康也就是移动医疗这样的领域。等于完全选择了新的方向,从零开始从一张白纸开始做。

  周涛:刚开始我们觉得移动健康、医疗领域越来越热,大家也都很需要这么多东西,最先我们是做了苹果的版本,到了2013年下半年才做好。这个版本上线以后,刚开始下载量蛮大,大概第一周就有4000多下载量,感觉这样的产品反应还是不错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用户没那么活跃了。

  周涛:当初我们感觉到这个需求是有的,所以很多人来下载开云健康这个应用,但是用了一段时间以后,没有连续数据的采集,包括后端服务没有跟上。所以整体来说,用户逐渐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使用后就是健康问卷、健康知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以后来,也就是2014年的时候,很多医疗健康类的智能硬件,比如血压计、血糖仪、运动手环等设备开始兴盛起来。我们就开始将这些硬件整合到开云健康中去,之后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开云健康:就是软件+硬件+服务这样一个产品形态。

  周涛:目前来说,基本分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拿来用;二是找质量过硬的工厂,贴牌;三是我们自己研发,但是这样的产品可能就是有一定门槛的。

  联动原素: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你们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有没有过一些变化和调整?

  周涛: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说发展路径没有变化是不可能的。但是开云健康,我们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一个健康管理工具。

  我们希望把它打造为业内最好的健康管理工具。因为健康管理总体来说是属于移动医疗的细致划分领域,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之前业内的人可能知道,但是对普通用户来说很少知道健康管理,或者是很少体会到健康管理的服务。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其实逐渐地有一些机构开始做健康管理工作,他们要面对很多的业务部,这时候他们面临的一个难点就在于怎样去保障在成本可控的条件下提供一个标准化或者是一个具有公信力的,让用户满意的服务。那么,他们就发现很缺一个东西——工具。

  B端的客户他们要有一个工具去规范他们服务的流程,去提高服务的效率。但是这块原来做得比较散,没有很成型的管理工具出现。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硬件,我觉得在移动健康和移动医疗这个行业里面,我们就有了很好的基础去做出一款比较好的工具。所以,开云健康的商业模式也是围绕着为这些健康管理机构,打造一个大家认为很好的工具,然后为C端用户更好的提供服务,是这样一个模式。

  联动原素:我们记得2014年的时候,开云健康有段时间走的是B2C的模式,这是什么原因呢?

  周涛:其实当时,你们必须要知道,这一段时间非常短。这个很短的一段时间,说白了我们是想得到一些C端用户的市场反馈,了解用户的需求。但是我们要把开云健康做成互联网+健康管理领域最好的一个工具,这个定位一直没变过。

  周涛:健康小屋是我们很重要的产品形态,我们开云健康的产品能称作“铁人三项”,就是硬件+软件+服务,其中硬件我们有这样几种形态:个人有智能手环;家庭有健康套装;社区有健康小屋;然后到省市可能有健康管理中心。其中健康小屋是我们大家都认为性价比最高的健康管理的实施方式。

  比如一般都是在社区的公共场所,一个15平米大小的空间,布设一批基本的采集设备;另外我们在里面做一些健康宣教形成一些氛围,做一些教室等。原来的健康管理,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言传,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大家感觉不到健康管理是什么。但是现在因为有了落地的健康小屋,我们大家可以在这里面做很多的互动、很多日常体征数据的采集。像开云的健康小屋,人均投入成本大概就在几十块,相比传统模式,或者是我们到医院去做检查在成本上有很大节省。

  周涛:感触很多,觉得创业真的不是一个特别容易的事。尤其是在这种医疗、健康领域。本身除了我们所说的互联网、软件、硬件的因素以外,还有自己专业的壁垒在里面。我们多少年积累下来的关于医疗健康方面的专业相关知识也好,一些学术上的积累也好,包括行业的准入壁垒也好,国家的政策法律等也好,还是有比较高的门槛。如果想在这里面做出一个比较好的模式,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包括与一些传统行业的深度结合,跟原来的传统医疗硬件、软件,以及学术等方面做一些结合,才有机会在医疗健康领域走得远一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Kaiyun·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下一篇我国甲胺商场现状规划与十四五开展的战略剖析陈述2021-2026年